统计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经济统计学(经济数据工程实验班)培养方案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09 08:00 点击数:

经济统计学(经济数据工程实验班)培养方案

0201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为经济统计学专业实验班,该方向是在经济统计学专业基础上对经济数据工程领域深入探索与实践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具备扎实的经济统计学专业知识和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级数据工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政府、商业、金融等领域从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工作,以满足社会对数据驱动决策和智能化应用的需求。

(一)知识储备

学生需要扎实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经济数据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具备良好的经济学基础,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掌握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编程语言(如Python、R等)、数据库管理、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算法等,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大规模经济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能力培养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处理工具和技术,对经济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等操作;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经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信息和规律;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针对经济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经济数据工程知识进行建模和求解,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经济数据工程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推动经济数据工程的发展。

(三)素质要求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数据保密制度,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经济数据工程相关的项目和任务;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快速适应经济数据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培养要求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实验班遵照以下标准对进行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知识储备方面

1.统计学知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对经济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熟悉各种统计方法,处理不同类型的经济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经济学知识: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深入理解,能够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了解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以便在分析特定行业或地区的经济数据时,具备更专业的视角。

3.计算机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R、Java等,能够运用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建模;掌握数据库管理技术,能够对经济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检索和管理。

(二)技能能力方面

1.数据处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处理工具和软件,如Excel、SPSS、SAS等,对经济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具备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等技术,对大规模的经济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和分析。

2.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经济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并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具备数据可视化能力,能够将分析结果以直观、清晰的图表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决策者理解和参考。

3.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发现、分析和解决经济数据工程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经济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验证,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实践经验方面

1.实习经历:拥有相关的实习经历,如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的数据分析部门等进行实习,了解经济数据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在实习过程中,参与过实际的经济数据项目,掌握项目的实施流程和方法,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2.项目经验:在学校期间,参与过经济数据工程相关的科研项目、课程设计或竞赛活动,具备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管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经济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工作,展示出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综合素质方面:

1.政治人文素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认同国家发展道路和中国文化。

2.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地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经济数据工程项目;能够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目标贡献力量。

3.沟通能力:拥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向决策者汇报经济数据分析结果时,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复杂的问题,使决策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

4.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保守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确保经济数据的安全和可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数据保护法、统计法等,在经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表1培养标准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

培养目标

培养标准

知识储备

能力培养

素质要求

知识储备方面

统计学知识

H



经济学知识

H



计算机科学知识

H



技能能力方面

数据处理能力

M

H


数据分析能力

M

H


问题解决能力

M

H


实践经验方面

实习经历

L

H

L

项目经验

L

H

L

综合素质方面

政治人文素养



H

团队协作能力


M

H

沟通能力


M

H

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H

L-低、M-中、H-高

三、培养途径

为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本专业将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提供宽泛的多学科理论基础;精选的专业主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数量测度与数据分析的能力;专业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整个课程体系,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认识事物、搜集数据、处理数据、数据挖掘、统计推断、撰写分析报告等方面的能力。

2.构建科学完整的教材体系。整合马工程重点教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增加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确保教材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建立教材质量评估机制,对教材的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3.理论教学多样化。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双语教学、项目教学、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等;考核方式上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开卷、闭卷、机考、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灵活方式,力求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深化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主要通过单项实验和综合性试验进行,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和解读数据的能力;实践教学推行“三个相结合”,即“统计社会实践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统计普查和重点调查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建立实习基地,产学研结合。通过各种实习、实践和比赛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专业已经建立多个省内外的实习基地,包括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通过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全国的数学建模、统计建模、市场调查技术大赛等,通过和其他院校学生的面对面交流竞技,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非参数统计、市场调研与预测、随机过程、数据挖掘技术导论、企业经营统计学、Python数据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网络技术、经济预测与决策、机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分布式系统与并行计算、SAS统计分析软件。

五、学分、学制与学位

1.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理论教学129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合计162学分。各模块的具体学分要求见下表:

学习层级

理论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

学科教育

专业教育

模块设置

通识

必修课

通识

选修课

学科

必修课

学科

选修课

专业

必修课

专业

选修课

通识

实践

专业

实践

创新

创业

实践

学分

53

10

25

8

21

12

18

11

4

总计:162

63

33

33

33

2.学制与学位:经济统计学(经济数据工程实验班)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附件

附件1:2023级经济统计学(经济数据工程实验班)培养方案(按课程)

附件2:2023级经济统计学(经济数据工程实验班)培养方案(按进程)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