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发〔2021〕1号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群团处,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
《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建功立业的行动纲要》已经团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省级团委贯彻落实中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
2021年2月9日
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建功立业的行动纲要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研究制定共青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行动纲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清晰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指明了前进方向。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青年将拥有成长发展的更广阔舞台、面临建功立业的难得机遇,共青团身处改革奋进的崭新起点,更应担当凝聚青年磅礴力量、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使命责任。全团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青年工作领域的体现,深刻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迫切需求,努力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紧密衔接,努力提高政策倡导和社会倡导能力,更加有效地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为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贡献青春力量。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筑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基
当代青少年的人生与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高度契合,团员青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力军。当好这个生力军,首先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思想基础。全团要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努力把亿万青少年凝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洪流中。
1.加强团员青年思想理论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团要坚持以团支部为基本组织载体,有计划地开展团课和主题团日活动,帮助共青团员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伟力,感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人格魅力。持续开展“青年大学习”,用好《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鲜活教材,推出更加贴近青年、更具时代特色的网上主题团课,注重提高团员参与率,带动更多青年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实现大跨越。全团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把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现实素材作为最鲜活的教科书,引导青少年通过历史对比、国际比较、社会观察和亲身实践,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使制度自信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建好各级青年讲师团、红领巾讲师团队伍,面向青少年开展分众化宣传阐释,把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讲实讲活讲透。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强化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广泛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民族团结代代传”万人交流等活动,帮助各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全团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了解“十四五”时期以及到2035年我国发展战略走向,深刻理解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深入开展党和政府支持青年发展政策的宣传解读,有效集中和回应青年发展诉求,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及时传递到青少年当中。广泛组织“三下乡”、“返家乡”、研学旅行、寻访活动等社会实践,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营地等阵地作用,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形成正确、稳定的社会观察和思想认识。
4.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全团要发扬实践育人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少年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深化“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心中”等主题团队活动,引导青少年广泛参与公民道德建设,从小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坚持开展“光盘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青春时尚;加强青少年美育教育,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青少年网络文明建设,引导青少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当中国好网民,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健全军地共建共育工作机制。深化少年军校、少年警校等青少年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二、以青春建功“十四五”行动为统揽,组织动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青春建功“十四五”行动为统揽,深化“青”字号品牌项目时代内涵,立足共青团的组织化动员优势、社会化动员经验和网络化动员特色,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实施中汇聚青年智慧、凝聚青年力量、发挥青年作用。
5.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攀登行动。深刻理解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激发青少年科技报国热情。支持中小学少先队和共青团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支持中学团委建设“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帮助青少年培养科学兴趣、了解科技知识。扩大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创新赛事参与面,帮助青年在科创实践中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挥各级青联、青科协组织在青年创新引领、青年英才引智等方面作用,建设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地,开展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等活动,努力为青年创新人才发挥才干对接资源、搭建平台。开展“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评选活动,凝聚青年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优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激发青少年的创造热情。深化青年创业服务促进工作,帮助青年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实施中创新创造、成就事业。
6.实施新时代青年岗位建功行动。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焕发“青年突击队”的时代光彩,以基层团组织为组建主体,以团员为工作骨干,带动广大青年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急难险重新”任务前挺身而出、攻坚克难。发挥“青年文明号”的示范作用,加强过程管理,规范创建标准,引领青年加强行风建设、展示服务水平、促进职业文明。广泛选树“青年岗位能手”,完善培养链条,通过岗位练兵、导师带徒、技能比武等方式,带动更多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创新创效创优。改进提升“振兴杯”等青年技能竞赛工作,引导青年职工和职教院校学生树立成才信心、弘扬工匠精神,努力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培养更多青年高技能人才。
7.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围绕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组织引导城乡有志青年投身农业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青年人才支撑。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奖评选,发现和培养高素质青年农民。建设县域青年创业组织,支持青年领办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人文环境提升工程,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青年带头移风易俗、改善人居环境、倡导文明乡风。动员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协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员发挥各自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做好学业就业创业帮扶、志智双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服务等工作,实现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8.推动青年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发挥青年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青年创作生产更多文化精品,特别要发挥共青团新媒体矩阵优势,动员青年创作和传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创意独特的融媒体文化产品。依托组织化渠道、加强社会化合作、争取政策性支持,发现和凝聚文化创作、文艺表演、艺术管理、媒体传播等领域青年人才,为青年创造文化新业态、引领文化新消费、发展文化新企业搭建平台、提供帮助。带动青年培育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诚信文化等,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促进青年以自信心态、宽广胸怀、生动形式,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共同搭建中国和世界各国有效互动交流的桥梁。
9.深化“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动员青少年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体验基地,开展“生态文明百城千校千区”宣讲活动,在常态化宣传教育中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创新“保护母亲河”行动运行机制,通过公益众筹和项目化运作,组织青少年广泛参与植树造林、国土绿化。推广“三减一节”行动,动员青少年广泛开展绿植领养、低碳出行、青春减塑、“河小青”巡河护河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围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组织青年参加生态环境协同保护。
10.推动青年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落实党中央对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要求,激发和引导青年的社会参与热情,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展现青年作为。发挥共青团、青联的组织优势,引导青年有序参与基层协商和治理实践。通过“伙伴计划”联系各类青年社会组织,重点在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等领域建设县级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实施“青春社区”青少年发展服务项目,壮大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促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深化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等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推动各级团组织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闻令而动、积极作为。
11.深化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作用,健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着眼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推动青年志愿者县级协会普遍建立,不断丰富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载体。推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优化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青年海外志愿服务等国家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全面加强大、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推动实施高校青年志愿者提升计划、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深化青年志愿者关爱行动、暖冬行动、阳光助残、大型赛会、应急救援、关爱留守儿童等传统品牌项目。提升“志交会”全国性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组织交流、资源对接和文化引领平台作用。
12.实施同心同根青春行动。广泛深入开展内地与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以宪法和基本法为重点内容,把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融入交流之中,不断增强港澳青少年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贡献力量。深化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青年论坛、海峡青年节等品牌项目,扩大两岸学生文化交流,推动大陆与台湾对口青年社团建立长期交流机制,促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作出贡献。关心港澳台青年在内地(大陆)的学业就业创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台湾青年在大陆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设服务阵地,做好法律解读、政策宣传、生活关怀,帮助他们学习深造、干事立业、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13.实施中国青年全球伙伴行动。适应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变化,发挥青年外事工作重要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青年力量。实施世界青年“走近中国”计划,落实国家领导人倡议和国家人文交流、区域合作、友城交流等机制框架下的中外青年交流项目,不断扩大对华友好“朋友圈”。实施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计划,帮助在华外国留学生等青年群体深入了解中国,成为沟通中外的友好使者。实施“倾听中国”青年传播计划,引导和支持中外各界青年共同参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青年声音。实施“丝路孵化器”青年创业计划,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务实合作。拓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实施规模。促进中国青年国际参与,提升中国青年组织国际影响力,培养政治坚定、能力优秀、具有全球视野的青年人才。
三、以新时代青年发展促进计划为统揽,推动青年发展更好融入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
围绕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纵深实施,以新时代青年发展促进计划为统揽,回应青年发展诉求,提高青年生活品质,厚植青年人力资源,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努力为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4.深化青年就业促进计划。构建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服务青年就业工作体系,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解决就业困难。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和强化就业观引导,帮助青年学生客观认识个人实际、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进行合理职业规划。突出职业素养教育,有组织地开展就业实习和见习,力争每年组织30万名大中专学生参加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和职场体验;建设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毕业后未就业青年提高就业技能。深化“千校万岗”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行动,用好“团团微就业”等信息化平台,常态化募集岗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力争每年提供不少于100万个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信息。关注关心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定向提供信息,结对进行帮扶。支持青年新就业形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15.实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知行计划。深化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逐步建立全国、省级、校级社会实践基地体系,全团每年组织不少于800万人次参加,力争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机会参加一次。开展大中专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团中央、省级团委统一规划指导,高校团组织积极支持,市、县级团委设计实施具体可行的工作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服务家乡、提高社会化能力,每年组织不少于200万人次参加。探索建立大学生团员就近就便到属地社区团组织报到的常态化机制,开展志愿服务,体验社区工作。
16.深化实施新时代希望工程。秉承助学育人传统,关注城乡青少年发展差距,广泛聚拢社会资源,持续改善农村学校软硬件建设。设计开发务实有效的助学公益项目,为家庭困难青少年提供学业、健康等方面的帮扶,为更多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成长发展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创新社会动员方式,将项目设计变成吸纳资源的主要载体,推动品牌传播、项目运行、资源配置、效果评估等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17.实施青年人才培育计划。以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为重点,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高校、企业、农村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政治人才,5年内团中央和各地区各领域团组织培养总规模达到100万人。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博士服务团、“创青春”等品牌,丰富青年人才培养项目,努力发现培养举荐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创业人才、青年企业家人才、青年技能人才、青年社会公益人才,推动出台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政策措施。
18.实施新兴青年成长计划。建立有效工作联系,重点做好网络作家、文创青年、影视行业从业者、自媒体人、街舞青年、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兴青年群体工作。依托“青社学堂”和各类教育培训阵地,分批次分类别开展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和国情考察实践,注重典型选树和骨干培养,引导新兴青年增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联合有关部门,为新兴青年提供职业发展、社会融入、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搭建才艺风采展示平台,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帮助他们筑梦圆梦。推动成立团属新兴青年协会组织,在聚集程度较高的新兴青年群体中建立团组织。
19.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广泛开展阳光健身活动,动员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爱眼护眼,协助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依托专业力量完善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法律、心理服务能力,努力缓解青少年在学业、职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压力。聚焦“八五”普法和《民法典》宣传,深化青少年普法工作。全面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推动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配合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青春自护教育、青少年毒品预防和艾滋病防治教育。深化“情暖童心”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扩大“童心港湾”项目实施规模。推动相关部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加强网课平台管理,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20.开展青年婚恋家庭公共服务。支持地方和基层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友联谊活动,推动依法规范婚介服务市场,帮助适龄青年扩大交往圈朋友圈。大力倡导文明婚恋新风尚,动员社会力量提供文明婚恋服务,引导青年摒弃彩礼水涨船高、婚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加强对青年在恋爱交友、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服务,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方法。支持中小学团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团队活动,协助学校做好学生课后服务,帮助青年家长解决现实困难。组织青年志愿者、联系专业社工,在城乡社区积极参与普惠型、互助性养老和育幼服务,帮助青年缓解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家庭压力。
四、适应时代要求、深化共青团改革创新,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聚焦突出政治功能,发挥共青团作为全国性青年组织的体系优势和团员作为先进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着眼形成社会功能,探索建立扁平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工作推进机制,不断提升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
21.加强共青团体制机制建设。深入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加强团的建设、推进团的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使团的体制机制更好彰显政治本色、契合青年群众工作特点。进一步强化共青团机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厘清不同层级团组织的核心职能,全面加强团内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工作规则和工作制度,确保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令行禁止、运转流畅。坚持不懈“大抓基层”,纵深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创新组织形态,扩大组织覆盖,改进动员方式,以健全的组织体系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完善共青团带动青联、学联、少先队的体制机制,促进党领导的青少年组织发挥整体合力。
22.完善青年发展规划工作体系。明确不同层级团组织推动实施青年发展规划的职责,形成全国层面宏观指导、省级组织协调、市县争取具体政策的工作合力。推动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普遍建立并有效运转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就业创业、教育文化、租房住房、身心健康、社会保障等领域,出台更多的标志性青年政策和普惠性实事项目。关注青年职业分布、地域流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加强各领域青年政策研究,会同统计部门健全青年发展统计监测体系,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强化立法环节源头参与,针对青年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提出立法或修法建议,推动党和政府促进青年发展的政策安排上升为法律规范。完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工作机制,协助政协机关加强共青团、青联界别建设,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等活动,依托各类协商渠道反映青年诉求,提高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倡导能力。
23.强化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在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规划布局中找准共青团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协调争取社会资源,协同发挥公共财政、社会支持、团内资源的整体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服务青年的实效。推动建立共青团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渠道、事务清单和工作机制。发挥共青团在青少年事务政府购买服务中的枢纽作用,支持基层团组织和团属单位、协会开发专业服务项目、提升承接服务能力。借鉴社会组织运行模式,打造公益产品,开展网络众筹,注重品牌推广。以“青年之家”建设为牵引,统筹规划各类团属服务阵地,建设青少年身边的实体化服务门店。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将互联网作为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领域,建设“中国共青团”APP,利用青少年聚集的网络门户与平台实现服务端口前移,发展青少年触手可及的网上服务平台。
24.建设高素质团干部队伍。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的标准和对团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团,锻造对党忠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忠恕任事、堪当榜样的团干部队伍。教育团干部着力强化政治素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做到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着力提升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增强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本领;着力端正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长观,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力戒虚浮之风和短期行为;着力强健筋骨、敢打硬仗、增强韧劲,反对唯唯诺诺、患得患失,始终保持朝气、锐气、骨气;着力增强制度和纪律意识,养成严格按规则办事的习惯,彰显新时代团干部的良好形象。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为党做好新时期的青年群众工作。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全团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焦主责主业,勇于改革创新,加快提高本领,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篇章!
学院电话:0431-84539397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