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生活] 统计学院学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二)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06 22:11 点击数:次
统计学院学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讲座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认识,并且要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我院邀请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汉于2019年3月27日下午一点半在逸夫教学楼2211教室为申报立项的同学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讲座。刘汉,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于2013年8月留校任教于商学院数量经济系,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计量分析与预测,并以混频数据建模和预测为核心。
参加此次讲座的有全体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本科同学以及数据魔方成员。
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
1、“大创” 项目的简介
2、“大创” 项目流程及时间
3、“大创” 项目申请书填写及注意事项
4、“大创” 项目立项及中期检查
5、“大创” 项目结项
在报告的开篇刘汉老师阐述了关于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
2、要求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社会转型期的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态、安全等重大问题。
3、从自身兴趣很身边问题切入,紧密结合专业所学知识,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研和创业实践活动。
然后,刘汉老师解释了大学生为什么要做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提升专业能力: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研究和创业项目,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增强自己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大创”项目的训练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有明确的时间和目标要求,还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3、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开展项目研究活动,需要组建团队,进行分工与合作,实现项目的目标。
4、提高自己的整体竞争力:走出校园开展调研活动、要走进图书馆查找各种文献资料、安排好时间进程,都是综合性的训练,提高了综合能力。
讲座中,刘汉老师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具体内容并强调其重大意义,这不仅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大创,更是提起了大学生对于大创的兴趣。
在如何填写申报书的问题上,刘汉老师提出,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同时刘汉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
1、广泛阅读,提出特色和创新选题
避免重复选题,重复选题要寻找新意。选题应建立在充分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要做到立论有据,不做简单重复性研究工作。
2、选题要求有可操作性
在立项、结项的问题上,刘汉老师详细的讲解了关于大创项目立项后的一系列工作,包括项目的运行流程、中期检查以及关于结项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讲座的最后,刘汉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疑问,通过此次讲座,让准备申报的同学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去做好好项目的申报工作,这次讲座在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