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统计学院学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一)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24 23:40 点击数: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申报解读会
2019年3月20日下午3点30分,统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申报解读会在逸夫教学楼2211教室召开。来自统计学院的王永莲、王虎邦老师担任主持。数据魔方协会及所有准备报名参加项目的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讲解,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首先,王永莲老师发表讲话,结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形势,深度解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含义,并结合相关案例详细讲解了该项目的申报流程,为同学们指明了方向。
王虎邦老师也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学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抓住社会热点进行选题,并结合优秀案例深入系统地剖析,随后对申请书的论证做了最后总结。

通过此次会议,学生们对该项目有了深入了解,并激发了大家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学生们意识到要注重养成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的精神和抗压能力。我们必须努力积累自身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本科生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条件:
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在校学生申报,以二、三年级学生
为主。鼓励学生团队申报,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之前获得批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原则上不能重复申报。
2.申报者必须学有余力,不影响校内正常课程学习。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创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3.团队组成:学生可根据申报项目特点和自身条件组成研究团队,团队成员组成可不受专业、年级限制,每个团队负责人仅限1人,成员(含负责人)3-5人。
4.申报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有较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鼓励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5. 项目执行期限:一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要求:
  1. 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3. 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师队伍建设。
  4. 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条件建设。
  5. 参与计划高校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不忘初心,统计情怀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